27 Nov 2011

買酒的邏輯

前天在街上拿了一份免費報紙,讀到一文提及「不合邏輯」的五例,這使我想到買酒的邏輯。以專欄中的五例為主題,我想到以下的例子:

1. 假如你試過一款SAUVIGNON BLANC,覺得「唔好飲」,你便認為SAUVIGNON BLANC就是差的;假如你認為SAUVIGNON BLANC是差的,那是白酒,白酒就是差的。所以,假如你試過一款SAUVIGNON BLANC,覺得「唔好飲」,那白酒就是差的。

2. 許多人相信LAFITE 1982是最好的,所以LAFITE 1982就是最好的.

3. 飲酒應該是一項醫學上的選擇,所以一個組織支持醫學上利用飲酒來治病。

4. A說:我不贊成一個人每天都喝酒。
B說:如果把所有酒都收起來,令他不能每天都喝酒,這樣做法太差。

5. 因為這瓶酒是好的,因為它是好的。

報紙專欄原文為下,按圖放大:

23 Nov 2011

Jennifer,妳變咗喇!

有朋自遠方來,無論有多忙碌,還是要抽空相聚一刻。結果,大家發現各自的行程日誌排得密密的,最後,臨時相約這個中午來個午飯相聚。

這好友從香港走到美國定居已有好些日子,自幾年之前,他每次回港,都會給我送來一瓶美國出產的葡萄酒,多是紅酒。於是,通常大家都會相約用晚飯,又或飯後的酒局時間。那知,這次好友來港,要相約於午間用膳,於是他送的紅酒成了午餐(其實也是我的早餐)!

甫坐下,侍應遞上菜譜,望了一望,不知點甚麼。好友打量一下我的表情,我忍不住告訴好友自己不知點甚麼好,因為那瓶紅酒,我不想點某些菜。繼而,好友望著我笑了一下,再說了句:「Jennifer,妳變咗喇!」

變了,早就知道。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問好友:「變成點呢?」

好友回應說::「你以前唔會理食咩配咩,有得飲就得。」又因為以前我實在非常揀飲擇食,看著菜譜,實在不用多想,通常只會點其中的一款,所以好友不期然覺得今天的我不同了。

也許是職業病,又也許是時至今天,我的思維方式早已把飲跟食拼在一起了,再分不開了。於是,看著菜譜,總會先想這次喝甚麼,然後點甚麼菜。

結果,這個下午,我跟好友花了差不多三個小時用午飯,兩個人喝下了整瓶紅酒,實感奢侈。不過,早前另一好友著我為自己計劃一下,不要忘記年度假期,這讓我發現自己已有好些時間沒曾有過年度假期,相反,當我把工作跟娛樂拉在一起,平日也可以是假期。就這樣,我容許自己奢侈地花了三個小時跟好友享用這一頓飯和飲用那瓶酒。

午膳後,回到工作:出席另一下午酒會!!關於活機耕種,品試了五款酒。接著是主持晚間課程,品試了四款氣泡酒和兩款甜酒。課堂之後,忍不住帶了點甜酒回去,跟夜宵食物相會!

相會之時,我記起自己曾跟另一好友有過以下的對話:
「妳要喝點水嗎?」
(我拿著酒杯,望著好友)「唔駛喇!」
「係喎,根本唔駛問妳!妳有酒咪得囉!」

原來,暗地裡,酒真的改變了我,亦成了我生活上不能缺少的飲品。

後記:為了對得起好友和他送來的紅酒,特意點了西冷扒相伴。拍下這張相的時候,我在想,自己回到阿根廷去了嗎?花三個小時用午飯,又有紅酒和牛扒......

11 Nov 2011

飲酒思源

猶記得第一次到訪產酒國,自己的酒知識極有限,還未正式接受過葡萄酒教育,更不要提到釀酒的步驟和葡萄藤到底是怎樣子的呢?我所有都不認識。

不認識也好,沒有技術性的問題,只多作聆聽,盡量汲取知識,旨在取得經驗。結果,我於那回旅程所得到的最大收獲,就是見識到原來我喝下去的每一滴酒,其實是背後有很多人默默耕耘得出來的成果!

話雖如此,我那時還是覺得酒是商品,背後努力工作的人也只不過都是為了找點事做,賺點錢糊口吧!

及後,當我發現自己把酒工作看作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的終生職業,我就明白到原來酒不只是商品,它是生活的一部份,亦可以是世界上某個角落的人窮一生去守謢的產物。

來到今天,走多了,看多了。我就更能體會到為何有人願意花一生的時間去把葡萄種得更好和把酒造得更出色。說穿了,人都是自私的。我們都想生活過得好一點,而酒是某些人的生活裡不能缺少的一部份,他們自然會不惜一切把酒造得更好。酒來自葡萄,葡萄種得不好,又何來會有好酒?於是,有人會專心一意去種出好葡萄。當人把所有精神投放在葡萄園上,他們就會不期然跟孕育葡萄的大自然建立起旁人未必能夠理解的聯繫,好好愛護那片土,好好愛護環境。

猜我還未能夠真正理解箇中的玄妙,但我相信自己確實感受到酒與大自然的聯繫,所以我學會了「飲酒思源」。就這樣,那天我在阿根廷試酒之時,望著葡萄園,拍下了這張相:

6 Nov 2011

因為酒

因為酒,我遇上了那天的一份工作,成了酒界的一份子;
因為酒,我曾見過昏醉,甚至死亡;
因為酒,我認識到好友知己,
因為酒,我沒有沉淪於只追趕金錢的世界;
因為酒,我竟然決意要去跑馬拉松;
因為酒,我發現世界有多大;
因為酒,我學會對所有人和事多帶點尊重;
因為酒,我找到了終生學習的動力;
因為酒,我知道甚麼是鍥而不捨地去追求最好的;
因為酒,我忘了自己是誰,我以為自己是一株葡萄,又以為自己是一瓶酒;
因為酒,我結識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他和她;
因為酒,我深信物極必反;
因為酒,我更愛大自然;
因為酒,我的生活與人生都改變了;
因為酒,我發掘自己的潛能;
因為酒,我會努力向前走,向前跑,向未來好好的走。

3 Nov 2011

葡萄酒管弦樂團

早前在明報OL BLOG上載了一篇《當我遇上音樂大師》,文中提到我將會出席一場音樂會,終於來到這一個晚上!

不過,由於我要出席2012年Vinexpo的記者招待會,我只能於中場休息之時才到達大會堂,欣賞下半場的鋼琴音樂會。雖不是我最喜愛的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但我想有時放開己見去學習欣賞其他的新事物,也不錯呀!結果,這次真的大開眼界。

第一首是Franz Lizst的Piano Concerto No.2 in A major,第二首是Maurice Ravel 的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in D major。前者讓我感到有如到了太空,與星際相遇;後者更有趣,不用右手,只用左手彈琴,我相信既要手指夠靈活,還要在彈鍵上疾走,著實不易,聽著,我覺得自己到了木星去,神秘得很的地方!

見著大師在彈,我想起自己所學的西洋書法,家中的書架上也有著一本教人用左手寫西洋書法的書!或許,我也該練習一下哩!同時,我想到的是,要當大師,未必要懂得世上所有的,卻要學會如何讓所有的人都能享受一番。

忙裡偷閒的感覺,不過,現在無論有多閒著,滿腦子依然是關於酒的。望著眼前的管弦樂圑,我心想,若要找一批葡萄酒相配/代表一種樂器,組成葡萄酒管弦樂圑,那也是好好的練習,學習如何以一種樂器的聲音來表達葡萄酒的味覺感受。有趣呀!

總有一天,我會完成那練習。先下載管弦樂的舞台平面圖,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