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r 2012

雞有雞味,牛肉有牛肉味,酒有咩味?(一)

前天在街上走著,忽然想起近年常被人問到的問題:

第一類:
「到底何以一杯酒裡會有這些那些味道?」

第二類:
(我於品酒時提出了某些意見後,例如:有mineral/ 礦物氣息、forrest floor/ 森林土地、earthy/ 泥土氣息)
「咁即係咩味呀?」

第三類:
「邊度會喺枝酒入面,聞到或者試得出咁多味呀?係咪枝酒加咗啲咩入去呀?」

第四類(來自個人的反思):
「雞有雞味,牛肉有牛肉味,酒有咩味?」

(待續)

28 Mar 2012

威士忌,威士忌,威士忌!

三月廿六日,在明報OL BLOG發表了關於威士忌的簡短文章(按此閱讀)。

三月廿七日,世界威士忌日,好友相邀一聚,跟人物相聚之餘,也跟威士忌貼身相聚:


先來了一ROUND:MACALLANFINE OAK 18。同場,好友以台灣KAVALAN的VINHO葡萄酒桶威士忌原酒款待,CASK STRENGTH,酒精度59.2%。我還認識了兩位新朋友!結果,四個小時內,享用了三杯威士忌,跟好友們談個不停,連晚飯時間過了,也記不起來!

最後,幾近十一時才用「晚飯」。於晚飯席間,點菜之時,我在想,不如來個滑蛋豬扒飯,跟好友說了一句「食個滑蛋豬扒飯,會唔會過份咗啲呢?」。好友立時回應:「都唔緊要啦,呢個時間,你都唔當係晚飯或宵夜啦!」。給說中了,以笑回應過後,就點了那個滑蛋豬扒飯!鯨吞了整碗飯,跟好友們談這說那,滿足地離開,回家去!

回到家中,還是想著威士忌,威士忌和威士忌。同時,我發現自己不單一點醉意也沒有,反倒更精神,精神得有點怪怪的。

難道,酒真的能提神?

26 Mar 2012

於星空下喝杯酒

作為葡萄酒導師,我常於課堂上評價酒的品質,又經常於品酒時被問及對於酒的意見,在這樣場合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看看酒的色澤與明亮度,然後才再就香氣和味道作評論。

要作專業的評論,看酒的外觀是重要的第一步,那是必要的。不過,在某些場合,那並不重要,甚至是根本沒必要的,例如在「暗中品酒」的活動上品酒,又例如在星空下喝杯酒。在沒有光的黑暗中,或在漆黑的天空下,誰又在乎酒色呢?至少,我不在乎!

近年到訪酒區,吸引我的不只是葡萄園和酒莊裡的一切營運細節或酒藏,亦不只是試酒的環節,更有夜間看星的時光!兩年前到澳洲,我覺得那兒的天空比歐洲或香港的低,月亮掛在天空低處,星星也低掛著,彷彿隨手能摘下來一樣;去年到美國,我住進了遠在山上的無人煙之地,晚上聽見寂靜,調暗了房裡的燈,走出露台看出去,喝著一杯威士忌,對著星圖,尋星去,更見到流星;然後到阿根廷,多得好友的GPS星圖,尋星來得更容易,我看見了Southern Cross;接著到法國波爾多,恰巧於中秋佳節的月圓之夜,我入住位於河邊的酒莊,遇上酒莊的法國男,最後在河邊吹海風,賞月看星,喝著酒,談天說地,直至深宵。

很多人以為我出遊酒莊是十分寫意的生活/工作,說真的,當我要連續七天至十天,奔波於各酒莊之間,朝八晚十二,不停的走,沒完的品酒,寫意的部分是有的,然而,疲憊也是有的。要每天也能提起精神繼續走,總要找個方法令疲憊的感覺消退,以前我或會想回到酒店房間來個浸浴,喝杯蔘茶,自去年開始,我則愛上了於星空下喝杯酒,讓疲憊悄悄跟寂靜離開,亦讓酒精和繁星為我送上能量,好好過之後新的一天。

後記:我猜於星空下的喝酒時光,不單為我驅走疲憊,更為我帶來創意。以下是我兩年多前作的設計(GRAPHICS及文字),除了那一顆閃亮的星是別有含意的,內裡的意念跟酒與星有關之餘,也意味了它們為我帶來新的一天。

[按圖放大]

16 Mar 2012

狼狗與野貓

前天的「三八」電視節目談「蒲吧」,本沒意收看,不過,因為那個晚上太累了,又有點頭痛,晚飯過後就在梳化上睡著了,沒關掉電視,醒來後還在梳化「懶床」,於是,花了約十分鐘看那個節目。

邊看,邊想起那天跟某某的一段對話。是關於CLUBBING的,他說了一句:「唔好玩啦,去得呢啲場,唔係冇嘢呀?大部份都係狼狗同野貓囉!」。那一刻,我真的忍不住大笑一聲!

狼狗與野貓!那是多麼惹人聯想的比喻呢!

這聯想令我回想起再早前聽見另一朋友說的話,她說在某場地見到「樹熊」!(試想想牠們如何抱著一棵樹,再把樹的影像換上一個男人,樹熊變成一個女人,明白嗎?)

哈,CLUBBING場有如動物園!不知你/妳又有否發掘到其他動物呢?

15 Mar 2012

葡萄酒試|試葡萄酒(上)

學海無涯,尤其是走進了葡萄酒學的世界以後,我的體會更深,感受更強。

自覺跟考試取得高分無緣,尤其是當年的會考和高考,幾近令人想放棄讀書這回事。不明白同學們為何會於考試前幾個月,就做過十年以前的PAST PAPER,亦不明白精讀有何用,我有看過,但死記背誦為何?不明白,不打緊,背得出,答題目要「有POINTS」就有分,那就合格了!

直至上大學,感覺好一點。就是多了一些要思考的科目,考試可以OPEN-BOOK,又可以帶「CHEAT SHEET」,不用記誦大量的數學方程式,加上修讀的科目都是自己喜歡的,成績倒真的比以前好多了。

進入酒世界,從當年只是學生,然後成了導師(暨學生),對考試似乎又有另一番新感受。未成為葡萄導師以前,自己只是以學生身份接觸酒學,跟今天課堂座上的學生沒分別,想知有沒有小貼士,想知有沒有精讀,又想知有沒有PAST PAPER,目的就是要合格。

是幸運,是努力,是僥倖,第一次與第二次的酒學考試,都取了個滿分,好友笑說我成了「MC(選擇題)之后」!可能因為題目都是選擇題,較容易點吧!之後的幾回選擇題考試,成績也不太差。最近,心血來潮,又參加了兩個關於酒學的考試,就算自己已成了導師,也要間中找點挑戰,讓自己不停滯於此,好好温習和提升自己的酒學知識呢!

第一個考試關於烈酒,60分鐘,100題,選擇題,答對70題,才為之合格。
第二個考試關於某一個產區的葡萄酒,10分鐘,於網上作答,有選擇題,也有短答,20題,答對16題,才為之合格。

未知成績如何,確有點擔心,但總算完成了。考試過後,我已經肯定有幾條是錯答了,想是考試的不安令腦部頓時缺氧,答錯了。當時間是如此緊迫,連回頭再看一看的機會也沒有,要合格就要快而準,一時記不起,那就等同送走分數一樣,沒兩樣。

到底,這樣的考試為何?我也不禁在問。心想,那不是跟當年的會考與高考差不多嗎?有點在倒退的感覺...

(待續)